材料:回收保麗龍紅色塑膠椅 12,000 多個、
水桶 1,200 個(每個約 20 公升)
提案團隊:賴伯威建築師事務所 X 鄧兆旻
團隊成員:何相儀、張淳榕、康銘展、李佳樺、李齊
結構顧問 : 冨田匡俊
圖片提供:賴伯威
《 人从众𠈌 》
在台灣,會浮現在人腦海中無論是 : 小與小、少與少、大與大、多與多的會面場景,這類的場景皆能連結到一個物件 ─ 台灣隨處可見的紅色塑膠椅。這物件在這塊土地上不斷出現於廟口,辦桌,小吃攤,嫁娶喜慶,政黨造勢各類活動。在北美館前,我們以一種最簡單,最直接,最赤裸,集體佔據空間的形式,讓物件自身建構一個「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會面場所。《人从众𠈌》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台灣常民文化投射在它之上的認同感與必然性。
透過塑膠椅半透光的材質特性,表面吸收、反射、折射、散射、透射的光線使《人从众𠈌》得以捕捉現場日照的變化與陰影,轉化後呈現「紅影」於地上,也流竄在每張塑膠椅之間。「風」是此廣場上無法避免的挑戰,從分析得知此作品於北美館廣場上較適合往水平向發展,而非垂直向。為此我們控制高度於3米以下,並搭配水增加了自重與摩擦力,使《人从众𠈌》可免於七級風的威脅。我們希望走入《人从众𠈌》的人,可以欣賞日光如何與這些半透光的塑膠表面互動;椅子單元之間的距離與空隙,同時成了觀景窗,把同在這件作品遊走的人帶到你面前;空隙塑造了一個個相對私人的場所,讓我們可以隔著一定的距離靜靜觀看。各個主題空間裡散置著一定數量的椅子,然而它們不是靜止的物件,民眾可以自由拿取,用於自己的會面。
無機的塑膠椅形塑的森林與空間,透過無限複製的方式生成有機的景觀 : 一個純粹由「椅」所形成的「枯山水」。透過動線的安排使人的移動與路徑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卻一如我們預期的 : 非預期性的會面衍生非預期性的事件。
《人从众𠈌》裡的每張椅子(37cm X 37 cm X 47 cm),皆以回收保麗龍材料製成。椅子裝設時工程只會是幾釐米的鑽洞。因此在展覽後,它們都能保有椅子初始的功能,繼續它們的旅程到不同的場域,繼續形成下一次會面。這非藝術的無用之用,而是延續常民物件的可用之大用。
《人从众𠈌》探究的不是真正絕對的「美」與「不美」
而是對於長久以來既存在台灣人腦海裡的刻板印象及意識形態的挑戰。
這件事,並不是一件作品,ㄧ次,ㄧ天,ㄧ會,十幾分鐘的解說能夠改變的。
我們探究了一件小物小事所能達成的不小之物與不小之事